網(wǎng)站首頁 >>
新聞中心
>> 紅楓喜光較耐寒較耐水濕
紅楓喜光較耐寒較耐水濕
(2)生物學特性 屆溫帶紅楓樹種,喜光,較耐寒,較耐水濕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壤土及潮土上均能生長,具有一定的耐熱堿能力,在含鹽晝?yōu)閛.3%一o.5%的土壤上仍能生長,但以在土層深厚、肥沃,地下水位低、鹽漬化程度輕的壤土止牛長最好,耐二氧化硫和煙塵,能適應城市環(huán)境。
(3)繁殖方法與技術(shù)要點 繁殖方法有播種和扦插兩種。
1)播種繁殖 一般多行春季壟播,最好選肥沃的沙壤土。播種前30一40天,種子用奶一50Y溫水浸種后,混濕沙催芽,部分種子裂嘴時,4月上旬即可播種。每畝播種量為30千克,覆土厚2—3厘米。
出苗期要注意保墑,定苗株距為8一lo厘米,在正常管理情況下,一年生苗高可達1.2米左右。秋季蕩葉后假植越冬。第二年可技50厘米×100厘米的株行距進行移栽,培育大苗。
2)扦插繁殖 白蠟扦插繁殖容易成活
[三)常綠灌木類
1.紅楓
(1)形態(tài)特征與分布 紅楓為木棵科、木梅屆,常綠小喬木,高達12米,葉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,長4—12厘米,寬2—4厘米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線或上半部硫生淺鋸齒,側(cè)脈6—10對,網(wǎng)脈不甚明顯,葉柄長約2厘米。花序聚傘狀,簇生葉腋,花梗纖細,長3—10毫米,花冠橙黃色至白色,長3—4.5毫米,深4裂。果橢圓形,長1—1.5厘米,
- 上一篇內(nèi)容: 紅楓苗木抗性強栽植成活高生長較快
- 下一篇內(nèi)容: 紅楓形成一個獨立植株的繁殖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