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楓及時合理修剪使其通風(fēng)透光
1.整形修剪紅楓修剪是培育單干紅楓的重要措施。及時合理修剪,能使其通風(fēng)透光,加強光合作用,并可減少病蟲害,從而使紅楓生長快、樹干直、樹形美。
2.剝芽紅楓發(fā)芽時,主干和基部的芽也能萌發(fā),應(yīng)及時將主干下部無用的芽剝掉,使水分營養(yǎng)集中,促進上部枝條發(fā)育,形成理想樹形。
3.疏枝培育單干紅楓,從幼苗開始就要有意識培養(yǎng)主干通直,保持一定的枝下高,剪去無用枝條,一般成材后的紅楓枝下高在1.5米左右。
4.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,使紅楓高度保持在3.5米左右,冠幅2.5至3米。紅楓移植紅楓時,為了保持完整樹型,不宜強修剪,只需剪除干枯枝、病蟲枝,疏除重疊枝、交叉枝、纖弱枝,對徒長枝要加以控制。
5.紅楓移植苗木紅楓移植前,紅楓移植地必須深耕細(xì)耙,要“三耕三耙”。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能力,有利于好氣性細(xì)菌的活動,促進有機肥的分解,同時給根系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。
紅楓一年生苗高25厘米,次年早春進行第一次紅楓移植。二年生苗高60厘米,三年生苗高120厘米,進行第二次紅楓移植,株行距為1×1米。起苗時盡量多帶土,多保持根系,適當(dāng)剪去主根。待紅楓苗干徑達3至4厘米時,可以進行第三次紅楓移植,株行距為2.5×2.5米,紅楓移植時要帶土球。紅楓干徑達6至8厘米即可出圃。作為園林綠化用的紅楓大苗,一般要培育8年以上。紅楓一般除盛夏和嚴(yán)冬季節(jié)外,其他時間均可進行紅楓移植。最佳時間為11月底至次年2月,這時紅楓移植的紅楓根部傷口愈合較快,能趕上春天的生長季節(jié)。
- 上一篇內(nèi)容: 紅楓深遠苗木施肥宜深范圍宜大
- 下一篇內(nèi)容: 紅楓尿素保證苗木成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