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>>
新聞中心
>> 紅楓播種苗進行移植正常生長
紅楓播種苗進行移植正常生長
6.截干 在紅楓起苗前進行截干,留茬高15厘米,要求截口平滑,無撕裂。
(五)苗木質量、產量標準 刺槐1年生苗出圃標準:地徑0.8厘米以上,根長20厘米,產苗量每公頃12萬~15萬株;2年生苗:徑1厘米以上,根長25厘米,產苗量每公頃約12萬株。
第二節(jié) 移植苗的育苗技術實例
紅楓是一種耐陰能力較強的樹種,它的小苗能在闊葉紅松林或楊樺林下正常生長。紅楓又是耐寒耐濕的樹種。但是小苗忌過濕地,幼苗怕高溫。紅楓苗生長慢,一般用2~3年播種苗進行移植,移植苗培育2年才能出圃。
(一)播種育苗
栽培技術要點
1.造林地的選擇是營造紅楓速生豐產林頭等重要的技術環(huán)節(jié)。宜在海拔高300一800米,母巖為板巖、頁巖、千枚巖或植被保護較好的花崗巖、石英砂巖、正長巖、片麻巖,坡度不超過35度的山地,按土壤條件和坡位劃分類型。
I類林地分布在山窩山腳,土層厚度不少于l米,腐殖質層厚度(黑土層)25厘米以上,群眾通常稱為黑砂土,產量最高,可培養(yǎng)中、大徑材。
I類林地分布在山坡中部以下,土層厚80厘米以上,腐殖質層厚15—25厘米,或分布在山窩山腳,土層厚80厘米以上,腐殖質層厚10一25厘米。產量次之,可培養(yǎng)中徑材。
I類林地土層厚70厘米以上,腐殖質層厚10一15厘米,孤山區(qū)陰坡山腰以下,叢山區(qū)山腰以下。產量更次,可培育小、中徑材。
以上各類林地均要求土壤是疏松或較疏松的砂壤或壤土。其中I、il類林地最好在栽植前每穴施鈣鎂磷肥0.25公斤。
紅楓造林頭屆土產量最高,二屆土次之,三屆以后更低。紅楓采伐跡地即使土壤和坡位符合I、I類林地條件,也只宜連栽二屆。I類林地最好不要連栽。
- 上一篇內容: 紅楓苗木吸收利用原則追肥技術
- 下一篇內容: 紅楓生長初期移植苗成活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