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紅楓有利于出苗整齊發(fā)芽快
【形態(tài)特征】常綠喬木或灌木,美國紅楓高5~15m,稀達25m;樹皮深灰色或黑褐色,平滑;幼枝綠色,疏被褐色貼生短柔毛,老枝淺灰色或褐色,無毛,有多數(shù)皮孔。冬芽小,圓錐形,被褐色細毛。葉對生,薄革質(zhì)至厚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長橢圓形,稀倒卵狀橢圓形,上面深綠色,有光澤,下面淡綠色,嫩時兩面被有白色及褐色貼生短柔毛,漸老則變?yōu)闊o毛而僅在下面有少數(shù)散生褐色殘點;頭狀花序球形,約由50~70朵花聚集而成,直徑1cm;總苞片4,白色,寬橢圓形至倒卵狀寬橢圓形,先端鈍圓有突尖頭,基部狹窄,兩面近于無毛;總花梗纖細,密被淡褐色貼生短柔毛;花小,有香味,花萼管狀,綠色,基部有褐色毛,淡黃色,先端鈍尖,基部漸狹;雄蕊4,花藥橢圓形,深褐色;子房下位,花柱圓柱形,長約1mm,微被白色細伏毛,柱頭小,淡綠色。果序球形,直徑2.5cm,被白色細毛,成熟時黃色或紅色;總果梗綠色,長3.5~10cm,近于無毛;ㄆ5~6月份;果期11~12月份。
【生態(tài)習性】產(chǎn)于長江流域及內(nèi)蒙古東南部、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。性喜光,稍耐陰,喜溫暖濕潤氣候,有一定耐寒力,常生于海拔800~1600m的林中及山谷溪流旁。
【幼苗繁殖】美國紅楓常用分蘗及扦插法繁殖,也用種子繁殖。
。1)播種繁殖
、俜N子采收: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果實成熟(果實成熟盛果期)可采,用采種刀或高枝剪截取果梗,采下頭狀果實集中堆漚,堆放發(fā)酵(切忌過度發(fā)酵),果皮漚熟后裝入竹筐或竹篩,置于水中搓擦淘洗,用清水反復(fù)沖洗,漂浮出果皮等雜質(zhì),所得果核用作播種材料,通稱種子。取出種子,陰干。
、诜N子處理:美國紅楓鮮果出籽率達100%,千粒重150g,種子含水量20%~35%,忌日曬,亦不宜裸露存放,可隨采隨播;也可沙藏處理,春播。種子沙藏前要進行處理,因為美國紅楓種子是硬粒種子,播種2年后才能發(fā)芽。處理時將種子浸泡后碾除油皮,再加沙碾去蠟皮,然后沙藏,常用濕沙層積貯藏;貯藏4~6個月后進行播種,播前要對種子溫水浸泡催芽,有利于出苗整齊,發(fā)芽快。
。2)分蘗繁殖 分蘗生于春季未萌芽或冬季落葉之后,將大植株下的小植株分蘗開,移栽定植即可。
。3)扦插繁殖 扦插于美國紅楓生長季節(jié)進行,3~4月份,選取1~2年生枝條,剪取5~6cm長,插于純沙或砂質(zhì)土壤中,蓋上遮蔭網(wǎng),放置蔭蔽處,注意保持濕度,50d左右可生根,生根后再定植即可。
【大苗培育】
。1)撫育管理 美國紅楓苗期應(yīng)加強撫育管理,及時澆水,注意松土除草。生長期追肥2次,促進生長。9月中旬拆除蔭棚,一年生苗高50cm左右,當年秋季落葉后到次年萌芽前可分床移栽。大苗帶土球移植成活率高。在春旱地區(qū),需適當澆水。為培養(yǎng)有干樹形,在生長過程中,要逐步剪去基部枝條,對中心主枝經(jīng)短截提高向上生長能力。美國紅楓萌枝力較差,不宜行重剪,以保持樹形圓整呈傘形即可。
。2)促花技術(shù) 美國紅楓是喬木樹種,促花方法不同于草本花卉,意義也不大。一般對喬木樹種促花以改善管理條件為主,前3年通過肥、水、土的管理,以培育良好的樹冠,為開花打下基礎(chǔ)。3年以后增施磷肥、增加光照,并在2月下旬葉芽萌動時噴施赤霉素(每千克水加入赤霉素100mg),可以提前開花。一般實生苗要10年生才開始開花結(jié)實。
- 上一篇內(nèi)容: 美國紅楓適應(yīng)性很強根系發(fā)達抗風力
- 下一篇內(nèi)容: 美國紅楓利于根部吸收養(yǎng)分和水分